top of page

舞語人間《MORE MORE Paradise》

  • Writer: ya hsuan chung
    ya hsuan chung
  • Feb 21
  • 7 min read

Updated: Apr 15

小事製作(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於2014成軍,是一支由各類型創作者所組成的表演藝術社。除了呈現舞蹈藝術之外,小事製作也致力於當代藝文體驗的教育價值,成軍至今,舞團持續在非典型的文化/展演空間實驗,以開放式的方式邀請公民社會一起參與藝術,一同為藝術網絡環境注入永續價值[1]。2024/08月受邀於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演出《小島小宴》[2],這也是我與小事製作認識的場合。每年小事製作都會設計一場年度製作,2024由副團長林素蓮創作,從自身經驗出發,編出一場細膩且故事性強烈的舞劇《MORE MORE Paradise》,於2024/11月在西門紅樓展開四場演出,邀請觀眾一起重新回憶過去。


ree

(2024/08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ree

ree

(2024/08 巴黎文化奧運,《小島小宴》劇照)

ree

(2024/08 巴黎文化奧運,舞者逸恩與拳擊國手陳念琴以及吳詩儀,現場即時互動編舞)

何謂樂園 ?


時間拉回到2023,服裝設計師莊哲瑋以荷蘭畫家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三聯畫之一的《人間樂園》,由左至右分別象徵天堂、人間、地獄,以此畫為發想邀請小事製作編創林素蓮、街舞團IP lockers合作一場名為《樂園》的20分鐘舞劇。素蓮從小學舞,此生與舞蹈相伴,然而在2022時一場雨中車禍,讓她的一腳後十字韌帶斷裂,之後便展開漫長的治療與復健,原以為只要積極配合便會逐漸好轉,但治療期間卻意外遇到醫療疏失與一場演出意外導致另一腳也受傷。創作《樂園》期間,正是素蓮遇到醫療疏失的時期,因此她看《人間樂園》自有一番體悟「樂園其實就是人間所發生的一切,是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總和。」

ree

(畫家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人間樂園》,取自維基百科)

ree

(編創林素蓮與蘋果素蓮)


受傷兩年至今,素蓮仍然在治療,對於一個舞者,需要拄拐杖、行動不便、肌肉萎縮,無疑是種打擊,同時,因傷勢而延宕、停擺的工作,更是在累積心中的歉意、失落與焦慮,內外傷同時襲來,這一切便是 more and more,像是直接闖入的不速之客,沒有打聲招呼就把她所有的窗都關起來了。然而素蓮強調灰暗的低潮期並非整個舞劇的核心,因為在漫長的恢復期中,最令她感動的是身旁夥伴的理解、陪伴且無一責備。好似冬陽的暖意,慢慢修復了素蓮的心傷,關上的窗也開始透進了光,這些又悲又喜的總和成了她這兩年的日常,推動了素蓮的創作力,於是她想把重點放在日常,試圖在一些平淡的生活片段中找出自我與個性,繼續編創《MORE MORE Paradise》。

ree

((左)編創林素蓮、(右)《MORE MORE Paradise》執行製作兼團隊經理陳歆寧)



還記得曾經嗎 ?

ree

((左) 舞者沈樂與(右)編創林素蓮於小事製作工作室) 「你有沒有後悔的事?」、「如果可以改變一件事你想改變什麼事?」、「最驕傲的事情」、「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等,與舞團夥伴們已有多年的默契與熟悉,素蓮直接將各種大哉問拋向不同的團員,讓大家直覺性的回想是否曾有過無法言說的東西、塵封已久的回憶、曾用力扛著的故事。其中一個舞蹈片段是團員沈樂,跳出國中時期心愛的鉛筆盒被同學畫爛而在同學面前哭的故事 (下稱 : 鉛筆盒)

ree

((左)舞者沈樂與(右)編創林素蓮在回憶當時是如何聊天與創作的) 沈樂 : 我分享這個故事的心情讓她(林)覺得很有趣,那個情緒是我既難過又不是真的難過,我也想了很久,只覺得當時情緒很複雜 素蓮 : 然後我就再多問你(沈)當時哭是因為覺得心愛的鉛筆盒拿去學校第一天就被破壞成這樣才哭嗎 ? 但聊完之後,才發現,他(沈)的哭其實是覺得同學一直關心他,這樣的情緒讓他覺得很丟臉 沈樂 : 因為大部分這麼複合的情緒,你過了,有時候你不會再去回想,因為也不是很開心的事情,你也不會很精準地知道為什麼哭,所以我覺得是聊出來的,才知道是「羞恥感」 素蓮 : 有些事情是有沒有自主地發覺,如果沒有因為這次設計而去聊這塊,我相信,很有可能團員們都繼續將故事永遠放在心上,可能沒有再次講出來的機會

恍悟

在反覆地問與答之後,每一個舞者以更成熟地姿態重新跳出他們曾經的生活片段,排練期間,彼此都不知道故事內容也不會事先過問,而是在重複的排練下慢慢理解與共感對方的經歷,曾經只有自己,但此刻在小事製作,有一群人陪著自己一起回頭看,氛圍是冷靜地看,不定義傷痛的大小、不追求正能量的姿態、不說它究竟是個深不見底的黑洞還是稍縱即逝的片刻。

(舞者們彩排花絮,由小事製作提供,攝影/陳歆寧)


沈樂 : 我覺得這件事情我可以把它(鉛筆盒)拿出來,只是它被解決了沒 ? 這有可能不知道,但因為都過了這麼久,我覺得沒什麼好不能處理這件事情的。只是在聊,在她(素蓮)的追問與剖析,會更了解事情的全貌,我覺得是會有點感傷的,但再次面對這件事,我感覺不一樣了

每一位團員的故事雖都不同但都深刻在心裡,是跳舞也是說故事,素蓮以平鋪直敘的調性引導每一位團員「敘事」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情緒,素蓮強調,「因為把故事說好,作品自然會有情緒」。 「獨白」是《MORE MORE Paradise》中一大亮點,這並非最初的設計,是過程中意外發現頗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加入。除了引導觀眾進入故事之外,舞者「怎麼說」也是表演的一環。舞劇以台語對話開場,聊一些日常帶出平凡感,選擇台語,也是因為這是舞者平時的習慣;節奏張力逐漸明顯後,以一句「真心話」揭開所有故事的序幕。獨白穿插其中就像是呼吸間的轉換,用不多不少的情緒開始說,那些被放在心裡很久的人事物。 第二大亮點是歌曲「Do-Re-Mi」,始於排練場一個意外發現,舞者在休息期間突然哼起了中文版,喚起素蓮兒時的記憶,憶起父母對真善美的喜愛以及父母小學時全校會去看真善美電影。於是將Do-Re-Mi加入後,改變了舞劇的調性,搭配肢體動作轉為相互同理的擁抱,舞者化作夥伴,開始接住、陪伴。在昏暗的劇場裡,氣氛逐漸歡樂明朗,此時的Do-Re-Mi與夥伴肢體互動都是至關重要的訊息。 素蓮 :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其實也一樣。你旁邊其實有夥伴,就像我在《MORE MORE Paradise》中的狀態,你在生命經驗每個階段,可能會碰到剛好伸出手拯救你的人,那個夥伴的存在是很想要談的事情。如果沒有真善美,有可能這結尾會是黑暗的。但現在的我可能也是樂觀的,潛意識覺得可以選擇真善美,所以創作者現在的狀態以及這兩年的經歷,那個天堂地獄就是共存,所以我覺得就是人間生活。 時間裡的因果 現實生活中,過去、當下與未來,形成一種因果循環,人類像是個容器,會累積記憶,有時久遠的記憶,不一定是忘了,有可能是當時的狀態,並沒有辦法全然的理解「為什麼」或者一時忽略了,於是它就默默地被收起來了,但卻無形之中存在於言行,但仍不明白「為什麼」。 沈樂 : 我覺得一定會有留下什麼,因為我們是由各種情況組成的,會影響現在的個性,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出來,我可能會很care面子,也可能是因為曾經的事件所影響,但我不會覺得那是好是壞,因為我覺得就是過往造就現在。過了30歲之後反而變愛哭了,30歲以前覺得男生掉淚可恥丟臉,現在想哭就哭,不care在誰面前哭,有可能是因為工作到了很熟悉的階段,對一切都很放鬆,自然而然情緒就出來了,是不是上昇星座的問題啊 (笑) ?! 


素蓮特地挑選《Young man》這首歌,因為其歌詞十分貼近她想表達的,當作主題曲再適合不過。舞劇結尾響起,其中歌詞「Everyday is yesterday, we don't look back. Go forward with no regrets, we, the young. Forever mercy」隨輕快搖滾的旋律,把整體回憶的情緒輕快地拉回現在,提醒著每一天終將成為昨天。

Young man by 落日飛車 & HYUKOH(혁오)
ree

素蓮 : 最想要說的是我希望的但自己辦不到的事情,就是 Everyday is yesterday。 重新對話 我 : 「曾經的more and more,隨著時間推移會需要和解嗎 ? 或者說,和解會是那些傷的答案嗎 ?」 素蓮 : 它其實是沒有答案的,我覺得沒有想要鼓勵誰和解,我頂多是讓舞台上的人引導你(觀眾)回想,可能你曾經沒有好好地去處理,會因為這個作品而想要對自己好一點,就功德圓滿了。 沈樂 : 對我來說,以現在的智慧跟心理狀態去看它(鉛筆盒),這是我從未做過的事,但現在的我理解了當年的我。光是我冷靜、客觀地,重新想一遍「為什麼」,對我來說就已經是很好的方法處理這個回憶了,回憶就是一個很棒的修復。

2023《樂園》之後,獲得不錯的回響,在國藝會、臺北市文化局的補助下《MORE MORE Paradise》獲得創作經費,整齣舞劇才開始有了明確的架構與執行。演出於西門紅樓著實帶來了不少票房壓力,甚至面臨票賣光仍是虧損的窘境,然而成軍至今小事製作一直堅持在舞蹈中實踐自我,追求夢想,努力用舞蹈與大眾對話、呈現藝術與生命,堅持作自己喜愛的事。 「藝術並不一定要當飯吃,但生活裡有了藝術,你的飯會更好吃!」

— 小事製作 ​藝術總監 楊乃璇[3] 《MORE MORE Paradise》道具、肢體語言、獨白、音樂處處含有生活情緒與價值觀,有明確具象的語言,是一齣訊息感強烈、情緒豐沛的舞劇,讓人笑中有淚,淚中有笑。故事雖廣泛,但卻又極其貼近你我的生活,有生離死別、感情失意、兒時的羞恥感、同儕霸凌、各種原因產生的內外傷。小事製作藉由此作又舞又說地製造機會,讓此刻長大的我們有意識地重新回憶曾經的難以言說,然後,專注地活在現在,體會當下的情緒,繼續勇敢地漫步在人間。


《MORE MORE Paradise》2025/04/19.20 將在屏東春風調戲藝術節再次演出,相關訊息可持續關注OPENTIX售票連結


ree

ree

(於西門紅樓演出劇照,由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劉薳粲)

ree

(於西門紅樓演出劇照,由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張震洲)

ree

Comments


Recent Posts

© YCHUNG(fundayfonday)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