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吳哥王朝也許是一種永生的面貌

  • Writer: ya hsuan chung
    ya hsuan chung
  • Nov 6, 2017
  • 3 min read

在路程上就能開始感受

每一位旅人準備見證這宏偉的時刻

它是石頭卻也是曾經的王朝,

是富有強烈生命力的藝術品

每天與太陽、月亮相輔相成,像是種永生

暹粒(Siem Reap),字面上看起來也許些許陌生 但正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吳哥窟」的所在之地 這個古老文明一直到近代,有著非常多的故事 以下提供 蔣勳 老師的講解: [語音版,很適合做事的時候聽] 美的沉思(一) 美的沉思(二) [節目版,很適合午休片刻、睡前觀看(我個人覺得啦!)] 吳哥之美(一) 吳哥之美(二)

不同王朝在暹粒的各地,透過各種建設展現實力

絕大部分都是寺廟,因為在那種古老年代,信仰一直都是人們當前最在意的事

不論是對先人的景仰、緬懷,

還是後人所做的祈福與打坐冥想 都是一代又一代的,第一順位 驚豔的通風設計,為了保持打坐期間空氣的流暢 每一個方位、穿孔的石磚、大象的搬運、

人們費時數十年的精工 講究與付出都在信仰的堅定下,扎實的完工

眼前感覺有接近千人,

我們穿梭在那個、這個雕刻間 這個、那個,可能是阿普沙拉女神、石獅,

又或是哪個神的坐騎

眼前的石壁可能演繹的是當年的戰事,

又或是印度史詩中的片段

耳朵聽得,是令人驚豔的柬埔寨導遊多國語言的導覽 (成熟的旅遊業,幾乎可以聽到導遊流利的導覽,會說又能解答遊客的問題) (德文法文難不倒,大概歐洲亞洲語系都聽遍了)

說吳哥,我絕對不詳盡,有勞大家聽聽蔣勳老師 在青旅,意外跟上鋪中國室友聊起怎麼了解吳哥 我們兩個就像蔣勳老師小粉絲一樣,在房間齊樂 (大概是某種少女心綻放吧...)

眼前的工藝,不論是否修復成功,

又或是因為內戰而癱成廢墟 每一處都是令人摒息,

石塊成群地被青苔覆蓋,陽光打在上面 那一刻,成了前人從未料想過的一種閃耀 而當然我們也無從想像原有的雄偉

樹根長年得纏繞,有些牆面甚至需要,

輔助器材能夠穩定不塌陷 不然很快就因為樹根生長而整體倒塌,而那些樹不只造就了某些奇景,另一種身分更像是,幾百年來,歲月流轉的最佳見證者

在這裡的每一處,

你的想像都可以像這繁複的樹根一樣蔓延 想像過去的生活、是否人民就蹲在所站之處敲著石磚、從荔枝山徒步七公里來到 王室與人民對信仰的追隨,從獨一到融合,

再到現在,Racheam (我的司機兼導遊),說著:now, everyone only cares about money

是啊!那個信仰至上的世代早已不再 留下的痕跡,代表信仰、中心思想、生活美學、工藝水準,以及那些時候的真善美

眼前的亂石,可能是當時的大學 或是再向湖里深處走,是當年的醫院 或是一個轉身,可能就踏上曾經官仕走的通道 眼前無法一眼道出的都是,

蘊含著古老文明、深刻的生命哲學

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謙卑的體會 蔣勳老師來了十四次,我也期待未來再次踏上 能有擁有不同於二十五歲的全然感受

裝點這些王朝的不只是眼前的石雕工藝 四周的護城河,更像是絕佳拍擋 月光的倒影、陽光照得整個湖面若隱若現、

對稱的枯枝⋯等

而那裡的南門,是我第二喜愛的地方⋯

吳哥王朝,似乎從來沒有滅掉過。

Comments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