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成都夫婦 Chengdu

  • Writer: ya hsuan chung
    ya hsuan chung
  • Aug 29, 2017
  • 3 min read

先來首經典 溫馨的Český Krumlov童話小鎮,遇見了一對好夫婦與他們的10歲兒子 最初在廚房的相遇,因為聽不清楚他們超級道地的四川話,誤以為他們是東南亞某國人家 於是便開始用英文交流,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說中文的呀! 很巧的是,先生與我都是Sheffield畢業的,畢業十年後與學妹相認的概念吧? (哈) 先生與太太都是年輕在英國念過一陣子的書,畢業後遊歷了一陣子 這次他們帶著兒子,自駕了東歐一圈,一個月。 過程中,太太一路跟我說簽證有多難申請,實在羨慕台灣人的護照 但是臉上盡是滿足,因為他們一家人真的走了一圈,一家人做到了 而夫妻倆的冒險精神,從畢業之後就沒有停過,因為他們也想把這份精神教育給兒子 從兒子很小開始,兩人每次的旅行都是"深度"路線,只要能多待都待 包含也來過台灣好多次呀!

每想到這樣一次在廚房相遇,串起了我們的緣分 同晚,認識了 澳門來的高中歷史老師、香港來的冒險小資女 只能說台灣的美食當家,兩位對台灣的食物讚到不行 相遇的一天半,歷史老師不曉得說了多少次滷肉飯 (或控肉飯)

唯一一次大家齊聚,要說歡樂,也有,但我想更多是溫馨 我們都來自亞洲,相似的背景,又同身處歐洲,不同的眼界 不停交流彼此的眼界與感悟,很謝謝這對夫妻 一個開心,把他們買的酒都分給了大家 ( 還都喝光了 ) 香港女孩也分了巧克力酒給大家 ( 12% 還滿好喝的,喂! ) 一眨眼,時間就來到了凌晨 那晚,我們的開頭是如此簡單 卻都為彼此留下了不平凡的一夜

從這些遇見的人的身上都看見了,我們正用不同的方式寫下對生命的熱血 雖說,我人生走得還不算長,但從成都夫婦身上,好像隱約可以看見一些未來可能的樣貌

最感動我的,並不是一家人完成了多少旅程或是走過了哪些國家 而是他們願意在這樣的年紀,過去、現在、未來,一直堅持心中熱愛的「自我」 這過程中他們可能面對無數個人生選擇,有些可能都是必須改變甚至是犧牲自己的選擇 有了孩子,也許稍有改變,但是稍做修改的夢想,依然是可以被實踐的呀! 即便孩子已經10歲了,兩人仍念念不忘當年畢業之後闖蕩歐洲的自己 ( 弟弟還帶著暑假作業來旅行! )

我想我也是,日子悄悄過了三個月 當下定決心那刻,我知道這可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在英國一年半的生活中看見內心「很想」的動力 對自己很詫異,畢竟過去二十幾年來,從未有過一丁點這樣的想法 在「很想」的背後包含有很多:勇氣、好奇、無懼、願意、被挑戰、吸收充實、渴望....等等 很難確保過了五年、十年、十五年,它們是否還存在 也許不盡然全消失,但可能也退卻了些,那就會與現在的日子不同了 人生是場公平的減法,如果可以在不傷害任何人 環境情況又是允許的過程, 我不想錯過這樣的自己 更不想錯過那些光陰 想來好好看一看,那是什麼樣的我

"有時候就是太安逸了,慶幸拉扯中,我推了自己一把,往前踏了一步" (01.09.2016 Llandudno railway station UK) 在這裡寫下我們的相遇,包含遇見當時的自己 因為我只願,能好好地記得你們 帶著這份幸運與溫暖走更長遠的路

喜歡爺爺的背影,身體硬朗捏!

Comments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